大学创新力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08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发展规划处浏览次数:569

大学创新力是指大学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创新能力[1]。创新力既是大学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源动力,又是大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的创新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创新力提升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创新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2]。较高的知识产出与扩散应用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之一。国际科技论文(SCI论文)发表量及其影响力,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作为测度知识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创新活跃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家创新组织体系中的其他主体相比,大学本身具有独特的知识、人才等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开展重大研究、交叉学科协同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研究型大学通常是基础研究,尤其是创新性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源头,其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都非常高[3]。在我国,大学是国家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力量,在科技创新、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等方面产出诸多成果。“十二五”以来,大学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约占全国的1/3,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超过1/3,承担的“973”项目超过2/3。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大学已成为我国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但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大学作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创造者和供给者的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完全到位。大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足[4],高新技术转移能力不足。大学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器”的作用,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必须不断进行基础学科的前沿研究,开展新技术发明创造,以及相关技术的产业孵化,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领域,提升创新能力。[5]

(二)大学创新力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培育、积淀而形成的,并深深融入其特质形成和内涵建设中的,能使大学在与同类组织竞争中保持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是建立在大学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独特能力[6]。创新力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7],作为新知识生产的基地和源泉,大学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及时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营造创新环境,不断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创造性知识和创新型人才。而这种生产能力,最核心的因素只能是来源于大学自身的创新基因。也就是说,在知识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能力,是大学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随着知识“资本化”的发展,创新能力也日益成为衡量大学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大学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8],“双一流”建设及《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迫切要求大学加强学科建设,制定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战略,组建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更好地整合大学的知识和人才资源,促进学科融合,培育学科增长点,进行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创造大学的竞争优势。

二、大学创新力的国际比较

从2015年开始,路透社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利用其旗下的InCites、Web of Science数据库、Derwent 创新索引、Derwent世界专利索引、专利引文索引等数据平台,对全球 600 多个组织进行统计,包括对教育机构、非营利慈善机构以及政府资助的实验室发表的最具学术性的研究开展评价,遴选出那些促进科学发展、发明创新技术、帮助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学。该榜单的遴选采用了路透社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独有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并通过分析一系列与专利和科研相关的指标来体现创新的精髓和本质。不同于完全或部分基于主观调查的排名,路透社使用 10 个不同的指标来评估候选大学(见表1),注重有商业价值的研究产出,以及大学在产业界的影响力。2015-2017年,路透社发布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排名,并分别发布了欧洲和亚洲高校的排名。通过比较发现,最具创新力的大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

/

(一)最具创新力大学的区域分布

1.美国的大学在创新力排行榜上占据绝对优势,是学术创新的领导者

在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的排行榜中,美国的大学占据近半壁江山。2015-2017年的排行榜前100名中,美国大学的数量分别是50所、46所、49所(见图1);而且,位次多居于前列,在前10名中,三年均入榜的美国大学数量为9所、8所、8所。上榜的大学几乎都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靠前的研究型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一直保持着前三的位置。其中,斯坦福大学连续三年蝉联冠军,每一项计量指标的得分都很优秀。

/

2.欧洲的大学在创新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在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排行榜中,欧洲大学的入选数量仅次于美国,法、德、英等欧洲传统强国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2015-2017年,三国进入创新力榜单的大学数量分别为21所、20所、15所。瑞士和比利时的大学表现不凡。瑞士共有3所大学连续3年进入榜单,而瑞士的人口仅为837万,比利时人口为1135万,以均值计算,这两个国家的创新力非常强。其中,比利时的鲁汶大学表现抢眼。2015-2017年,鲁汶大学在全球创新力大学排名中的位次从第16位上升到第5位。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和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创新力排名也处于前列。从分布区域来说,上榜的最具创新力大学集中在西欧和北欧地区,且所在国绝大多数为欧盟成员国。人口最多的东欧国家俄罗斯和土耳其没有大学上榜。在2017年欧洲大学创新力排行榜中,德国、英国、法国分别有23所、 17所、17所大学上榜,和其在欧洲的GDP排名一致。英国“脱欧”后,是否会对其人才流动和高等教育竞争力有较大影响仍需审慎评估。

3.日本和韩国大学的创新力在亚太区域内优势明显

日本和韩国的大学在创新力方面表现优异。2015-2017年,日本入选创新力榜单的大学分别是9所、9所、8所,韩国入选的大学每年均为8所,在入榜大学数量上分别排名二、三位,仅次于美国。其中,韩国的科学技术学院(KAIST)连续三年进入榜单前10名,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连续三年进入榜单前15名,超越韩国老牌的综合型大学,在创新力上表现优异。在路透社发布的“2017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TOP75”榜单中,日本有19所大学入选;韩国有22所大学入选——排名前20的高校中,韩国大学占据了8个席位。2015年,我国只有清华大学入选,排在72名;2016和2017年,先后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入选,尽管总体排名处在下半段,但排名位置提升较快,发展态势较好。

(二)最具创新力大学的共同特点

1.在专利申请及授权率和商业影响力方面表现优异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率是衡量大学创新力的关键指标。进入创新力排行榜前列的大学,不仅其产出的论文对产业界影响力较大,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率方面也表现突出。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学通过持续产出具有全球影响的新专利和高引用的论文,保持着创新力的领先地位。2017年排名数据中,斯坦福大学的专利申请量为636项,近五年的平均专利授权率达到了39.9%;麻省理工学院为1368项,43.3%;哈佛大学为888项,26.1%。相比于传统的世界一流大学,进入排名前列的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和浦项科技大学都属于精英型大学,办学规模偏小,师生数量都远低于其他高校。韩国科学技术学院的科学索引论文数量不足4000篇,浦项科技大学约为8300篇,但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了多所欧美一流大学,专利授权率分别达到了82.1%和81.2%,充分实现了研究成果的转化(见表2)。

/

我国高校近年的专利申请数量激增,但其专利转化在商业上的影响辐射还不够大,得分远远低于其他国际领先高校。这说明我国在专利质量及专利在实际运作与运用效能、对经济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与欧美大学存在一定差距。但路透社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一直为提升技术转让成效做出努力,未来肯定会迅速取得进展[9]。以清华大学为例,2014年,共有400项海外专利申请;2016年,已上升到659项,且65.3%进行了技术商业化转移。

2.与产业界联系互动密切,科研投入相当大比例来自行业赞助商

创新是全球经济的生命线,大型企业集团每年投入数百亿或数十亿美元用于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和新解决方案的需求。随着知识驱动社会发展模式的拓展,不同的利益主体通过协同合作,构建资源共享网络,已成为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事实上,学术界和企业界是创新链条不可分割的主体,前者主要在研究和发现阶段,后者在商业化方面表现优秀,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构成了创新的关键[11]。斯坦福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硅谷的中心,长久以来在计算机硬件和互联网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它的教师和校友已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包括惠普、英特尔、雅虎、谷歌等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创造近3万亿美元的产业收入。在2016-2017年度,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预算总额达16亿美元。而排名第二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支出为7.2811亿美元,其中19%来自行业赞助商:包括福特、英特尔、壳牌、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总体而言,大约有700家公司通过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倡议和工业联络计划与麻省理工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合作。排名第三的哈佛大学则获得了7.95亿美元研究赞助,其中将近5000万美元赞助来自企业。根据受资助计划办公室的统计,目前资助的研究资金每年达到9亿美元以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表现也非常亮眼,2016-2017年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预算为9.28亿美元,其企业孵化器共孵化22家创业公司,并获得了5030万美元的许可证收入。排名第十的范德堡大学的科研经费也达到了2.345亿美元,资助研究和项目奖励为2.14亿美元,其中技术转让和商业化的许可证收入为650万美元。欧洲排名第一的鲁汶大学与产业界互动密切,2016年与福特汽车公司建立新的伙伴协议,研究使用“3D打印”制造工艺制造的汽车零部件的耐久性。在2015-2016年度,该大学的研究总支出超过了4.54亿欧元。

三、国外一流大学提升创新力的制度安排与环境保障

大学创新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外一流大学创新力的提升不仅体现了政府、大学、产业界、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协同配合,而且,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相关法律的完善、专业化技术转移的运作,以及巨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和研究队伍建设,都成为推动和激励大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保障因素。

(一)国家层面制定完善的知识转移和专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发达国家的大学技术转移率和收益都位居世界前列,这和其完善的技术转移保护制度密不可分。以美国为例,1980年制定的《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是第一部定义和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明确了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下属联邦实验室的技术转移职责。随后,《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与促进法》《专利与商标修正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规范了政府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加强了知识转移的制度化建设,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美国的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情况大为改观,大学开始在科技和经济的互动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学技术向产业界转移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高新技术快速增长的关键[12]。《拜杜法案》通过后,美国政府开始通过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促使其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从而对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科技中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专利领域,对于专利制度的修改与完善也一直是美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点。美国《专利法》施行至今,已经历经6次大的修改[13]。系统的法律体系保障了由政府、大学和产业界“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促进了大学的科研创新。

(二)大学科研走向“技术商业化”发展的路径

大学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大学内部的知识与技术转移为创新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大学与产业部门间愈加紧密的合作创新机制则有效地形成了创新网络[14]。美国的大学科研日益重视“技术商业化”的发展,新发明和新技术能通过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迅速地实现产业化。美国的大学大多设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作为专责机构促进本校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和技术许可活动,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第三方机构管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做法。此外,美国的大学不断优化激励制度和支撑环境。尤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中专利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大学对这一学科领域的技术转移日益重视,非政府资金投入增长明显。在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上,美国的大学对收益在发明人和院系之间的分配一般都有明确且公开的规定,有的采用固定比例制,有的采取分段比例制,有效保证了研究者的利益。

欧洲、日本的大学也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以发挥不同主体在资本、人才、市场、管理方面的优势,形成无缝对接的技术链条。以鲁汶大学为例,鲁汶大学于1972年设立的发展与研究中心(LRD)是欧洲首批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之一,其联合周围8 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跨越佛兰德地区和布鲁塞尔地区的鲁汶大学联盟。联盟的使命是:通过发展外部合作,实现教育和科研质量的提升,为社会提供服务[15]。LRD具有高度的自治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创业企业服务等实现技术转移和知识的增值。其组织架构采用了混合型结构[16],具备了H型与M型组织结构的双重优势,很好地适应了鲁汶大学联盟技术转移治理的需求。迄今,LRD帮助大学分拆了100多家企业。2012年,西门子公司以6.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鲁汶大学剥离的公司——LMS国际公司(一个领先的测试和机电仿真软件供应商)。

(三)巨大的科研经费投入和庞大的研究队伍

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创新驱动的,开展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美国联邦政府的研发经费以资助基础科学研究为主,而州和当地政府侧重于资助应用和发展研究以及商业化科研成果。近年来,虽然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是其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仍然居世界第一。其中60%以上投向基础研究,以关键领域为突破口实施系统性的创新支持战略。2016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的27%。其中,联邦政府对大学的研发投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一流大学作为美国科技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所获得的科研经费资助超过联邦政府研发经费总额的50%。如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工程研究领域得到联邦政府超过5亿美元的资助经费。庞大的科研队伍也是美国一流大学科研创新的关键因素。据统计,美国一流私立大学平均拥有超过1000名教师和6000名研究生;一流公立大学平均拥有2000余名教师,1万名研究生。研究生是大学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也会参加相当程度的科研活动。另外,博士后队伍是美国大学科研的重要力量,美国总计有6.2万名博士后,其中超过4.3万名集中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17],成为美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四、提升和优化我国大学创新力的路径

科研的本质和终极目标是创新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知识的生产者和人才的培育基地,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而重大的突破以及非常有影响力的论文或专利,能够显著提升一所大学的创新力排名,一旦该成果被时间淡化,其排名也会随之下降。真正具有创新力的机构年复一年地持续开展开创性工作,其旷日持久的精神是关键要素。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的创新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共同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技创新日益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源头创新源自大团队合作、产业和高校合作、跨国合作等,在协同合作的创新网络中,不同行动主体和创新要素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把知识或能力成功地转换为直接或间接的市场价值,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增强新经济模式的份额,提升国家竞争力。政府通过改革科技制度以及完善法律制度,鼓励大学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开展知识创新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探索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创新力。大学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技术转移治理模式,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多渠道融资和开放式创新,形成大学和衍生企业之间技术研发能力的持续转移,实现大学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推进科教融合,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推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是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培养杰出人才的必由之路[18]。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推进科教结合,建立“科研-教学-学习”的联结体,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以高质量的教育支持高精尖的科研攻关,培养出创新意识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19]。这就要求大学改革以科研发表为中心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实现教研统一,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训环节,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改革博士后制度,通过增设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使博士后制度贴近社会需要,鼓励以专利和技术入股企业,优化博士后制度收益结构[20],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使大学成为原始创新的基地,促进大学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文化不断向区域辐射和转移。

(三)加大科研投入,构建以创新力为评价导向的大学评价机制

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仅次于美国[21]。但基础研究经费仅占总投入的5.2%,且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因素。自主创新是大学创新力的主要评价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研究型大学创新力最显现、最核心的因素。在目前“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大学发展的话语体系、评价体系、竞争体系都是在国际坐标体系下进行的。因此,在“双一流”建设的筛选和评价机制中,有必要将创新力纳入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大学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真正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知识主力军的作用。

注释:

①H型结构(Holding Company Structure):亦称控股公司结构。H型结构的显著特征是高度分权,H型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母公司和子公司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资产上的联结关系。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是凭借股权,在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决策中发挥作用;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子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亦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或产品部式结构,按产品或地区设立事业部(或大的子公司),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较完整的职能机构。事业部在最高决策层的授权下享有一定的投资权限,具有较大经营自主权。事业部制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M型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上一篇:下一篇:

关闭